仿古青砖厂家阐述中国古建筑的平面群体组合以及在外观上呈现出的大屋顶、建筑装饰、色彩运用等特色,不仅具有自己*的实用价值及审美价值,而且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思想内涵。
中国古建筑主要分为两种平面布局,一是整齐对称,二是曲折变化多样。整齐对称多用于比较庄严雄伟的京都、坛庙、王府、宅邸、寺庙等,布局上讲究主次分明、左右对称。而这种布局主要是为了满足礼敬崇高、庄严肃穆的需要。
中国代建筑的群体组合有其共同的规律性,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一般为长方形,单纯而规整),然后根据各类建筑不同的功能需要,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位组合成各种类型和不同规模的建筑群体。
庭院布局
庭院是由屋宇、围墙、走廊围合而成的内向性封闭空间,在易受自然灾害袭击和社会不安因素侵犯的礼会里,这种封闭的庭院是*合适的古建筑布局方案之一。
将主要建筑物布置在中轴线上,次要建筑物布置在主要建筑物前前面的两侧,形成东西对称,组成一个方形或长方形院落,这就是庭院布局。
1、庭院布局类型
(1)三合院和四合院:
三合院是由三座房屋构成的庭院,分别布局在南北纵轴线北端及轴线东西两侧,南侧为院墙和院门。北端为主体建筑,体形较大;东西两侧为次要建筑,体形较小。
四合院是在南侧院墙的位置上再建一座次要建筑。主体建筑长辈居住,东西两侧建筑子女居住,南房为仆人或客人居住。其布局和使用方式体现长幼尊卑,并有安全和防风沙功能。
(2)廊庑院:
是规模较大庭院的一种布局方式,即在纵轴的北端建厅堂,东西两侧为回廊,在回廊的中间建房室。一般用于宫殿、庙宇或大型的住宅。
2、庭院布局模式
(1)对称式布局
对称式布局是中国古建筑传统庭院构成的主要方式。古建筑庭院包括宫殿型、居住型以及寺庙型庭院,其基本上都是采用对称式布局模式。所有的宫殿、寺庙、坟墓、衙署、书院等古建筑组群的庭院,除极小数庭院外,基本都采用对称布局模式。
古建筑中对称式庭院布局主要是以“一主两辅——四合院”的形式而形成的一种基本单元。这种形式的基本单元具有一定的完整性,表现在古建筑的组成以及空间形成等方面。这种“一主两辅--四合院”的形式组合,一般规律是,沿着一条轴线向纵深延展,把多个不同大小、形态各异的单元以串联的方式进行连接,使其成为一个整体,通过利用组成空间、体形的对比与微差,来取得变化。
庭院布局的对称方式,其构成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a.庭院空间在平面上要形成对称;b.庭院空间在构成要素上要符合对称。庭院空间在构成要素上还包括:周边的建筑物、庭院围墙、建筑小品、周边的自然景观等等。只有在这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时,这样的庭院布局的方式才被称为对称。
(2)非对称式布局
非对称的布局与对称式布局不同,非对称式布局主要在园林型庭院和居住型的庭院中呈现。在寺观建筑的庭院中,有时也会出现少部分非对称的庭院建筑。它也可以用“一主两辅--四合院”单元的概念去理解,但这种非对称布局的形式比较灵活、自由,并且在建筑组合上也不受任何条件限制,可以让设计师随意发挥。
因此,相对于对称布局方式,非对称布局比较灵活、自由及丰富多变。
(3)庭院纵向扩展布局
在主庭院的中轴线前后,布置若干个庭院,构成深度很大而又有变化的空间,根据院落的多少,分为二进院、三进院,多进院等。但纵向庭院过多时会造成横向交通不便,因而纵向庭院过多时要设道路、小广场,将纵向庭院划分为两组或两组以上。
主要代表为北京的多进四合院。
(4)纵横双向都扩展布局
用于大型建筑群,在中轴线上布置纵向扩展与横向扩展相呼应,形成巨大的组群建筑。
主要代表为北京故宫,曲阜孔庙建筑群。